为切实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提升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守护师生财产安全与校园和谐稳定,10 月 29 日下午,学校安全保卫处联合学生工作处、党委宣传统战部、校团委、各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 “青春守法、警防有诈” 反诈主题宣讲。本次宣讲特邀长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察大队一级警长高如月担任主讲人,2025 级新生和辅导员代表 800 余人参加,讲座由安全保卫处治安科科长杨帅主持。

高如月结合近年来高发的校园诈骗案件,通过还原大量真实案例细节,深入剖析了各类诈骗的作案手段与话术套路,尤其聚焦网络刷单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虚假贷款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AI 技术赋能的冒充熟人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虚假购物类诈骗等 9 类学生群体易 “中招” 的诈骗类型。并进一步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 “隐蔽性强、手段翻新快、迭代周期短” 的犯罪特征,以及诈骗分子利用心理操控突破受害者防线的本质。同时,她还围绕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详细解读了非法买卖 “两卡”(电话卡、银行卡)、非法架设 COIP/VOIP 设备、“打电话拉人进群”、协助诈骗引流等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明确指出 “帮信就是帮凶”,引导师生树立 “知法、懂法、守法” 的法律意识,避免因无知或侥幸陷入犯罪漩涡。

针对学生群体社会经验较少、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高如月着重提醒同学们务必时刻绷紧 “防诈之弦”,既要审视自身动机、警惕 “小利诱惑”,也要强化认知、识破 “套路陷阱”。她积极引导同学们主动运用反诈工具,通过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 APP、关注官方反诈公众号等方式,实时获取反诈预警信息,从源头上降低遭遇诈骗的风险。

本次反诈宣讲采用与法制教育结合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师生学到了实用的防诈知识,更强化了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 的主动意识。我校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教育常态化,引导广大学生将反诈知识转化为守护自身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王炳钧 初审:郭晓东 复审:张濒月 终审:张哲勋